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让孩子拥有自保能力,远离危险

发布时间:2015-05-12      来源: 儿童教育 手册    点击: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更是一个甚至是多个家庭的精神寄托。一旦走失,很可能导致家庭的破碎,伴随的是无止尽的懊恼与悔恨。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失踪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折磨。

 

 

很多习以为常的地方,却危机四伏。以下是转自《新快报》的报道:

 

N1
封闭式儿童乐园孩子无故失踪

危险指数:两颗星

 

白领妈妈洪小姐“把孩子放在封闭式的游乐场,或者早教中心玩玩,我就能去逛会儿街。”一直都觉得这样很安全的她,上周将孩子放在早教中心,逛街后回来,找遍了整个中心都不见孩子,洪小姐当场被吓哭。正当她准备报警的时候,一位老师终于在厕所里找到了孩子。虽然有惊无险,洪小姐也相当后悔放任孩子不管。

 

N2
在超市接个电话,3岁女儿不见了

危险指数:三颗星

 

上周,小梅夫妇在超市经历了“孩子走丢”的惊魂一幕。“我去选需要的东西,让老公看孩子。过了半分钟,我觉得不对劲去看,发现爸爸在接电话,孩子不见了!”小梅吓坏了,可商场好大人好多,夫妇俩根本不知道从哪个方向去追。幸好有热心保安过来说看到孩子去向,最终在超市附近的糖果店找回孩子。“真的是一秒钟都不能大意!”

 

N3
梯门、屏蔽门一关,孩子落单了

 

危险指数:四颗星

 

当好动孩子遇上自动门,家长们真的防不胜防。白领小郑在地铁站亲眼目睹,一位年轻的妈妈下车后,身后4岁多的孩子还没有下车,车门却关了。妈妈吓坏了,拼命隔着门喊:“孩子没下来,谁来帮帮忙……”后来,门开了一条缝,妈妈想用手将门拉开,同行的人见状太危险,才赶紧将妈妈拉开,孩子也吓傻了。后来地铁开走了,妈妈也瞬间崩溃了,旁人赶紧找来工作人员帮忙。

 

林先生上周也经历了一次电梯惊魂。当天,3岁的女儿和外公外出,小宝远远见到电梯门开了便冲进去,可就在孩子刚进电梯,电梯门就合上了。外公赶忙按按钮时,电梯已经往负一楼走了。“负一楼出去就是停车场,车辆出入频繁,当时我就傻眼了。”林先生回忆起这一幕,仍心有余悸。幸运的是,小宝跑进的电梯里,有一位和小宝家里认识的叔叔,最后叔叔又陪着小宝一起乘坐电梯找到了外公。“想到这事儿我就后怕,如果她一个人出去瞎跑或者找大人被车子伤了,我真是后悔一辈子。”林先生提醒到。

 

N4
坐童车没上锁,孩子险被抱走

 

危险系数:五颗星

 

周末,年轻妈妈小何带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去菜市场买菜,回家的途中,想买点水果。当时,孩子睡着了,小何把婴儿车放在身边,扭头在水果摊挑水果,“因为挑得很专注,直到档主发现的时候,小何闻声回头,发现孩子都被别人抱起了,那人则立马丢下孩子就跑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坐童车,妈妈没给他扣上锁扣。尤其是孩子睡着的时候,最好将童车放在家长的眼前。

 

N5
小区离奇“抢包” 意在抱走孩子

 

危险系数:五颗星

 

恒妈妈带着3岁多的女儿买完菜回家,走到菜市场门口地产街旁,突然有个中年妇女冲出来,说了句“我的钱包丢了,老板说是个带孩子的女人拿了”,中年女人一说完,就来拉扯恒妈妈的包。就在此时,恒妈妈想起曾在小区门口见过同样的事情,于是大喊:“你这个骗子,住手,不要拿我的包,我看过你们骗人……”这女人一怔,突然放下拉住的包包,转身就走了。后来恒妈妈跟邻居一说,大家都分析,“可能当时中年女人的目标是孩子,抢钱包只是为了分散注意力。”听完这些,恒妈妈也吓坏了,“当时太突然,我都没有牵紧女儿的手,好在她紧紧跟着我。”

 

 

网上一些儿童防拐须知,供大家参考:

 

 

18个注意!防止儿童被拐

告诉孩子:

 

1. “不与陌生人交谈”,要告诉孩子,特别是爱说话的孩子,千万不与陌生人说话。如果是父母带着你出门,遇到他们的同事了,让叫“叔叔”“阿姨”可以叫。但如果发现找不到父母了,这时如果有不认识的人和孩子说话,千万不要理。

 

2. 告诉小朋友,不要互相攀比。你和其他小朋友或者同学聊天时,不要说“我家有钱”这类的话,这样容易让不怀好意的人盯上。当然家长也要注意了,不要给孩子穿那些很贵的名牌,一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二是容易惹人注意。

 

3. 告诉孩子,如果和熟悉朋友一起出来玩儿,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离开他们,即使是去厕所也要做伴。

 

4. 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的小孩玩耍。人贩子训练自家的孩子,用溜溜球或别的玩具将其他小孩子诱骗到偏僻的地方,再被成年人用摩托车迅速带离现场。

 

5. 孩子能说话时,就要训练孩子背家庭人员相关信息(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名字等)。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说出电话号码。不要哭,以免引起潜伏在周围的人贩子的注意,不要跟任何没穿制服“好心帮助”的人走,如果要被强行带走,马上大声哭喊。

 

6. 父母与孩子口头约定好专属的家庭密码,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陌生人以父母的名义要求孩子跟随、外出等,需要报出事先预设好的“家庭密码”(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一句诗),确认是否为父母的真实意图。此方法切记不可让外人知道密码。

 

7. 路灯杆定位报警:在已采用电线杆定位方式的地区一旦孩子跟父母走失,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办法迅速找到最近的路灯杆,然后找到一个公用电话厅,在没有插卡的情况下也可以拔打110,然后清晰准确的把离他最近的路灯杆上的号码报给警察,并在原地等待。

 

 

作为家长:

 

8. 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比如:公园、小区、商场、超市、医院、幼儿园等地方的门口经常有样子和蔼的中年妇女,上前搭讪,夸孩子长得聪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有的还有汽车接应,所以,请家长抱孩子的时候,陌生人搭讪请保持警惕

 

9. 在商场、超市、菜场等地方,装做购物的人贩子会以极快的速度,趁家长挑选商品的时候,抱起手推车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因此,购物时尽量抓紧孩子的手

 

10.和孩子走与机车道逆向的人行道,尽量靠里走,防止人贩子利用摩托车、面包车飞车抢夺;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11.不要把孩子交给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称老乡的人,以及自称是某个家人或亲朋的朋友和同事。人贩子很善于伪装,有的为达目的甚至可以在目标身边潜伏一段时间,目的就是寻找机会下手。

 

12.确保大门随时锁好,防止人贩子入室抢孩子。

 

13.在正规保姆介绍所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经常与保姆来往的人员,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人,解救孩子。

 

14.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人贩子有时装扮成医护人员,从产妇或其家人手中接过孩子很快消失。

 

15.学龄儿童最好有家人接送上下学,否则应该和同学结伴上下学,尤其是13至15岁的女童要注意,防止被卖淫团伙拐卖。

 

16.熟记孩子的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以备急用。

 

17.多进行反拐骗演习。家长要尽量通过事例分析、游戏和情景模拟问题的方法,强化孩子掌握有关防范拐骗的自我保护方法。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经验的限制,简单的说教对孩子不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

 

18.将写有姓名及联系方式的挂牌佩戴在孩子身上,以防孩子在走丢、迷路后,好心人可以迅速帮助联系到家长。这个方法简单有效,孩子大一点后可以让孩子学习记住自己父母的姓名、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

 

 

社会各界呼吁修改立法:虽然新《刑法》除了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外,还规定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等相关犯罪。但是,由于这些犯罪情况复杂以及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新《刑法》所规定的这些犯罪仍存在着立法缺陷。传播就是力量,为了让更多父母看到、学会,我们一直在努力,谢谢您的阅读时间。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