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本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中小学校将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申诉调解机构,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虹口区已逐步形成了以法治精神为统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构建的基础教育学校治理体系,“虹口经验”成为上海市推进依法治校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生动缩影。
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王磊表示,面对学生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教师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因此,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师生权利救济机制与纠纷解决办法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一步,本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申诉或调解机构,完善师生申诉救济制度和渠道,保障师生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据悉,目前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已启动专项课题研究,梳理上海市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现状与典型案例,分析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与解决难点,深入分析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法律关系性质,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上海实际的权利救济机制,推动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市教委还将研究制定本市推进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加强此项工作的研究部署,制订具体工作计划,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建设。
王磊指出,在教育管理日益法治化的社会背景下,实践表明,在中小学校日常风险防控的各种举措中,法治乃治本之策。因此,为有效解决中小学校规范办学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面临或者可能面临本的各种法治风险,推动学校日常管理与运行的有序化与安全化,有必要对中小学校法治风险防控与法律援助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为此,本市依托部分区县试点已经开展了中小学校法治风险防控与法律援助机制建设,包括:梳理中小学校办学中已经面临以及可能面临的各类法治风险,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分类逐项分析解决中小学校各类法治风险的重点与难点;研究提出中小学校法治风险防控的应对之道,设计合理可行的法律援助机制。
——————————
◆ 上海法治报